2)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势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也不能说错,无力改变外界环境,努力改变人为处境,也是一等办法,只是这是最后的办法而已。

  耕籍大典后,朱赓,沈一贯二人碰在一起,并肩而行。

  朱赓眼下虽是礼部尚书,但吏部侍郎的地位与尚书相当。而且朱赓年纪比沈一贯小四岁,当年进翰林院时,朱赓即称沈一贯为兄。

  沈一贯:“若是再不下雪,朝局会有变化。”

  朱赓点点头道:“变化?”

  沈一贯:“其实自万历十一年以来北方就屡有大旱,故而之前徐贞明才鼓动开水田,但天子却觉得天旱至此,连井泉水都是干竭了,又何况水田,其实是皇上不愿更改水道,以免皇庄没了收成,下面的官员早有意见了。”

  “这入万历十七年来,大旱的情况只见恶化不见好转,恐怕说朝堂上有变化是轻了,大风波是有的。”

  朱赓点点头道:“那依肩吾兄之见,当如何?”

  沈一贯想了想:“当今之计,还是应该多笼络人心,抱团取暖,既是过冬,也是等候时机的办法。”

  朱赓道:“抱团取暖?肩吾兄物色的可是林宗海?”

  沈***:“原先有些意属于他。”

  “原先?”朱赓道。

  沈一贯:“我知你极力推举于他。但前几日他在临济宫讲学,你可听说了?”

  朱赓露出一个我何止知道的表情,他道:“当时讲学的不过是他一个学生,他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这已是盛况空前。眼下实学在江南江北都有发展,当今读书人里,林延潮的门徒没有几千,也有上万,何况他是礼部左侍郎,素来与我亲近。”

  沈一贯:“我原先也有此意,只是他不是甘于屈居之辈,除了元辅,恐怕他不会听别人的。”

  “许他好处就是,什么是他最想要的,给他就是。”朱赓道。

  沈***:“除了入阁之事,还有什么足以动他之心?”

  朱赓一愕,内阁虽说有六位大学士,但近年来最多不超过四位,若他与沈一贯入阁,恐怕也很难再提携林延潮。

  朱赓正色道:“此人是一定要拉拢的,不说他们的门生,朝堂上福州籍官员以他为首,还有他与元辅的家人也一直交好。若是元辅退的时候,若我们有他的支持,朝中那些本是依附元辅的官员,也归向我我们。”

  沈一贯摇头道:“要拉拢他加入我们,此代价太大,他在当今读书人中有如此的影响,天子会不知道?此举不会遭圣上之忌。”

  朱赓道:“当年王安石先创荆川新学,再为宰执,有何不可?”

  沈一贯:“此一时彼一时,当今天子本就忌惮变法。再退一步说,文武百官呢?”

  “从古至今,匹夫之辈敢于杀人,以身犯法,而身居高位者,反是用礼规束士大夫,用刑规矩百姓,要不然何必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越是身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