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陛下早晚是我的人_二周目女帝:这剧情不对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没什么要吩咐的,现在新政试行主要是在卫地,我们用不着操心。

  你们要把下边的人心稳住,不要在朝堂上给我裹乱,为全国试行新政做好准备。”

  高顺提醒道。

  “咱们的人好说,就怕柳呈他们……”

  一旁几人纷纷附和。

  “是啊,此事毕竟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若是柳党的人趁机拉拢,以后我们在朝堂上的说话的人可就少了。”

  “早朝的时候,我看柳呈是不想掺和到这事里来。”

  “他那个老狐狸,从来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直到几人说完了,李云升才再次开口。

  “这次我是陛下站在一起的,柳呈不会插手此事,至于剩下的人不过是一盘散沙。”

  高顺想的更远。

  “若是新政的得以顺利实施,卫地的官员恐怕会有一些变动。

  到时候,陛下亲自选拔的那些进士就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

  而且霍鼎文因为皇恩得到重用,必然会成为陛下的得力之人。”

  在场的几人都不是傻子,一点即通。

  崔琰担忧道。

  “用不了三五年,陛下将这些人调入京师。

  朝中便会出现陛下的人,而我们的人一定会受到排挤。”

  李云升板着脸。

  “什么陛下的人,我们的人。”

  当然,后半句他没说——陛下早晚是我的人。

  主要是他的手里握着柳呈的命脉,现在大楚看起来是李党和柳党在争。

  但实际上,女帝一直处于被架空的状态。

  只要女帝无法亲政,就只能被他握在手里肆意把玩。

  崔琰愣了一下,李相刚刚还是推心置腹的说话,怎么突然开始打起官腔了。

  难道不是陛下的人——

  想到这,他猛然醒悟。

  “是下官错了,都是我们的人。

  不对,都是李相的人。”

  什么柳党不过是为陛下做了嫁衣,陛下都是李相的人了,那这大楚也是李相的。

  中书省。

  一众人都在等着柳呈,结果迟迟不见人,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柳相人呢?”

  “听说是去和梁国和谈了。”

  “那新政之事,柳相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啊?”

  “不知道啊。”

  柳呈一下了朝,根本没有回中书省,而是直接去了鸿胪寺。

  有和谈之事做幌子,他正好置身事外。

  其实,新政的事,他从自身来讲也是赞同的。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

  只不过,这件事既然有女帝和李云升在推动,他就不需要做出头鸟了。

  至于剩下的人想怎么折腾,他也管不了。

  ……

  丰州,刺史府。

  霍鼎文跪在地上,听完了内侍官宣旨,脑袋一片空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西南节度使兼观察使,推行新政。

  他只不过是上了一道折子,陛下竟然如此加恩。

  一旁,长史提醒道。

  “大人,接旨啊。”

  “啊?”

  霍鼎文反应过来,立即双手举过头顶,从内侍官手中接过圣旨。

  “臣接旨。”

  内侍官笑意盈盈地盯着霍鼎文。

  “恭喜霍刺史。”

  霍鼎文正色道。

  “请代为转过陛下,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隆恩。”

  见他不懂人情世故,一旁的长史只能自掏腰包,取出一锭银子,巧妙地塞进了内侍官手里。

  “霍刺史为官清廉,有劳内侍官了。”

  收了银子,内侍官笑容更多了几分。

  “等新政推行之后,霍刺史恐怕便可入京为官了,我在京师等着霍刺史。”

  “借内侍官吉言。”

  送走了宣旨的内侍官,霍鼎文将圣旨拿出来看了再看。

  一旁的长史跪在地上,甚至比他还激动。

  “大人,您现在可以为民做主了。”

  霍鼎文长叹一声。

  “是啊。”

  去年大灾,他发出‘这个官场,待不下去,我应该辞官归田’的感叹。

  身旁的这位长史说的话,他仍记忆犹新。

  ‘想要真正的为民做主,就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处。

  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才能为更多的百姓做主。’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