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章 谁出的红墙?(求追读)_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的阳光斜斜的从教室的窗户照进来,在充满浮尘的教室中形成漂亮的丁达尔效应。

  陈时平有些迷恋地望着那束有了形状的光,心里想着如果自己的精神也能如此集中就好了。

  教室里非常吵,文学班的同学都已经看完小说,此时都在讨论小说里面的情节。

  只有陈时平这个作者被遗忘孤零零的坐在角落。

  有人觉得陈时平写的过于直、露、俗,过分沉迷在感观文化之中。

  也有人觉得陈时平将当下文人的精神“病”剖析的非常透彻且深刻。

  众人褒贬不一分成两派,陈时平也只是听着并未反驳或者肯定某一派的观点。

  写出来自然是让人评价的,只是这样的争论在陈时平看来意义不大。

  余桦也在和他们讨论,说的口干就来陈时平身边坐下拿起他的杯子喝上一大口水。

  喝下一大口水,重新滋润嗓子的余桦似乎又恢复战斗力,刚想起身继续争论,又忽然坐下扭头看着躲清闲的陈时平。

  “我说,你就没一点想说的?他们说你俗你就不想反驳?”

  陈时平耸耸肩说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到现在不也有人把金瓶梅当成黄书来看。”

  听到陈时平将自己的书和哈姆雷特还有金瓶梅放在一起比较,余桦忍不住笑出来,心里是极佩服他的自信。

  “不过说到金瓶梅,你写主人公倒是和西门庆有不少相似之处。”

  陈时平不置可否,废都的情节线本身就和金瓶梅相似,人物和元曲中的庄生梦蝶也很像。

  老贾写废都时必然是参考过的,陈时平拿过来又重新改写,自然也去参考过。

  他家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三版不同的金瓶梅,其中有一版还有精美插图。

  只是陈时平并没有像原版那样来设计剧情线和人物,他还是做了不少的改动。

  老贾写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的激愤和颓丧太多,因为他本人当时的遭遇也很困难,陈时平和他的心境不同,没有自我代入的感观沉浸,而是以更加冷静的旁观者视角来描述。

  去掉许多的恶趣味的自赏,将讽刺和批判描写的更加积极,而不是一种病态的无意识的呻吟。

  此时文学班的老师何震邦也走过来坐到陈时平的对面说道:“这篇红墙写的真不错,灵与肉的高度统一,并不是单纯的低俗描写,你对这個尺度把握的很好。”

  “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何震邦话锋一转说道:“将文化之颓废,文人之颓废写的过于丑陋黑暗,必然会得罪一批自诩文人的文人。”

  陈时平自然知道这样的结果,就像是金瓶梅在明清时期不也是禁书,问题还不是在于把文人的另一面写出来了。

  何震邦也不是来批评陈时平的,作为文学班的老师他很乐意见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

  于是主动提点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