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日本:人心与置地条约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日本:人心与置地条约

  日本,江户……

  咔嚓咔嚓……

  呜呜……

  一列火车在江户火车南站停下,车门大开,不断的有人下,有人上。

  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来江户城做工的。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其实自从汉国来了之后,一直都不算慢,和周边的清国,朝鲜相比,已经是快的不得了了。

  但是这种快,也是相对的,那就是在汉国指挥下的快。

  就比如眼前这条横跨整个关东,关西地区,主干和分线长一千三百多公里,日本唯一且最繁华的关东铁路来说。

  从涉及到建造,乃至铁轨标准,甚至是铁路人员培训,都是由汉国的汉铁公司,帮助完成,工程是北海公司承包。

  和日本的唯一区别,可能就是土地是日本的,股份有一半属于幕府,其他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哦,可能干活的是日本人。

  至于其他的,和日本还真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日本目前的工业化,基本就是围绕两大项为主,一个就是以生丝产业为主的纺织业,还有一个就是转口贸易。

  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涉及民生的小工厂,因为汉国有意的限制,最多只能满足日本本土市场,而不能进入周边其他市场。

  转口贸易其实就是汉国商品过境日本,或者进行最后的加工,赚取微薄的利润。

  而坊织业,其实本质上也是控制在汉国手中,无非就是分润一部分给日本人罢了。

  原来日本的纺织业,其实和清国的纺织业很像,多是农户自己织造的土布,流行于日本乡间城镇。

  价格低廉,算是一种日本人穿的起的布料。

  而这种富有乡土气息,小农经济特色的纺织模式,在汉国到来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或者说是摧毁。

  汉国的大机器生产速度,远不是日本可比,日本普通织工,一辈子生产的布匹都比不上一台机器一个月,甚至两个礼拜的产量。

  而产量上的优势,又带来了价格上的优势,借着产量加低价这两个法宝,汉制机制布,基本横扫日本全境,无一敌手。

  日本纺织小农在这样巨大变革下,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破产潮。

  甚至出现了纺织小农自焚抵制汉制机制布的事情发生。

  在幕府控制下达兵库县,还发生了著名的兵库事变。

  所谓的兵库事变,其实就是一群损失巨大的纺织农在地方势力的鼓噪下造反。

  占县府,夺火铳,诛汉商,是事变开始后的常态。

  这种风潮一度席卷半个关东,大有如火如荼之势。

  到了最后,义军首领,纺织商人出身的小义三郎更是打出了:

  “尊王攘汉,赈济哀民,诛灭伪幕,奉迎天皇,兴盛大和!!”

  二十字的口号,借着刚刚建立不到半年的日电,传遍了整个日本。(日本电报系统,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