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章 塞北:金矿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塞北:金矿

  塞北省渔港市——

  【后世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

  夏季的暖风吹动了整个渔港湾,海港内停泊着大大小小,数十艘吨位不是很大的蒸汽海船,这些海船都是当地的渔船。

  因为塞北地处靠近北冰洋的地区,加上直面太平洋,每年都会有大量回游的鲑鱼,当地的鲑鱼产量也是十分巨大,在整个汉国仅次于鲜卑都督区。

  甚至就连当地的螃蟹,都被冠以“帝王”之名,虽然这是夸张之言,但却着实让塞北当地养活了不少人。

  当地的经济,在整个汉国都是比较原始,甚至只有海产,皮草等少数几个不算太大的产业。

  这也就造成当地经济的“落后”,甚至就连所谓的渔港城,也是在俄国殖民者的基础上修建的,以至于那些刚到渔港市的外国人都感觉自己到了俄国。

  整个渔港市总共也才七万人,这个数字还是这些年拼命移民,移出来的,在俄国人时期,这个地方的人口,就从来都没有超过一万,最多的时候,据统计也才八千人左右,还要算上,后来汉国崛起后,跑来驻防的士兵。

  渔港市之所以取名“渔港”二字,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里的海洋资源,当地虽然被汉国某些富裕地区戏称为“三无”,无人口,无经济,无条件。

  但放眼整个塞北,甚至整个加拿大地区,也就少数几个地区可以和渔港市相提并论,要知道英属加拿大至今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只有靠近汉国和美国的一部分地区,才有些人口和经济活动。

  虽然这和加拿大内陆“糟糕”的自然条件有关,但是却也揭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英国人根本就不在乎加拿大发展成什么样,毕竟这里是英国殖民地,殖民地的义务就是交税,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至于其他责任,英国人是一点都不打算负责,美其名曰当地人自治,其实本质还是“推卸责任”,只想拿好处,不想干活。

  如果塞北这个地方是兰芳那样的海外领地,汉国也就不管不问了,只在当地拿好处就行,但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是本土,如此,发展塞北,就成了汉国必须要完成的义务。

  也是因为如此,塞北每年才能拿到高达八百万华元的财政补贴,要知道这些钱可都是其他地方上交的税收,就这么轻松交给塞北,可见对塞北的“情谊”。

  当然,如此不计后果的付出,在汉国朝廷内部,乃至帝国议会,不是没有争论过,只不过这一切都被更高级别的力量压了下来。

  整个塞北就是在这样的“补贴”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补贴,整个塞北可能就像前任巡抚一首诗所说:

  “寒风卷平川,冰山行路难,”

  “若问此间计,白了少年头。”

  是啊,因为塞北,前任巡抚卸任时不知道多了多少白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