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论文被盗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论文被盗

  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时候,内地这边就已经提出了氧气顶吹转炉工艺的办法。

  然而,受限于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力等原因。

  也只有到了六四年年代的时候,京城钢铁厂这边才终于成功建造了内地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内地转炉炼钢新的一页。

  在五九年这个时间节点,陈国华相信,京城钢铁厂应该有这样的计划了,但还是那句话,没有技术人才,没有设备,说什么都是假的。

  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从转炉顶部用喷枪把高压氧气吹入炉内,从而强化炼钢过程并改善熔池搅拌的转炉炼钢工艺。

  “陈同志,您说的这个炼钢技术,真的有图纸和技术了么?”

  听完陈国华的陈述之后,汪兆惠顿时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是的,汪书记,我确实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技术和图纸。”

  陈国华点点头,诚实地说道。

  熊大福忍不住插嘴问道,“陈同志,您这也太厉害了,那您这技术图纸有没有带过来呀?”

  “很抱歉,并没有带过来。”陈国华无奈地耸耸肩。

  来京城钢铁厂之前,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能忽悠就先忽悠一下。

  毕竟他现在的重点工作是碳纤维材料和记忆磁芯这两种产品。

  而他可是非常清楚氧气顶吹转炉这套工艺系统,其背后的庞大投资、技术要求和复杂的设备等等,那绝对会占据他不少的时间。

  除非汪兆惠能答应他,不需要他参与进来,否则的话,他才不想把这门技术拿出来呢。

  不是他小气,而是拿出来之后,绝对是代表了无尽的麻烦。

  因为他是技术设计者和发明者,在京城钢铁厂的技术工人们,研制这套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无解的问题,绝对会第一时间找到他。

  陈国华最怕就是这样的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他还要不要继续完成碳纤维和记忆磁芯的研制工作了?

  汪兆惠、熊大福等人顿时无语,旋即只能继续追问第二种办法。

  关于第二种办法,陈国华表示,这玩意儿叫钢包精炼炉。

  包房内的众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一脸茫然。

  当然了,对于汪兆惠、熊大福等人来说,精炼两个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陈同志,您说的这个钢包精炼炉,真的可以帮到我们钢铁厂么?”

  虽说还没听完陈国华的介绍,但熊大福已经有些觉得不太靠谱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往往都是这样,在饱受质疑声中,一步步被人慢慢接受,直到喜欢上它。

  陈国华没时间跟对方闲扯这些,因为这顿饭已经吃了一个半小时了,还是先撤吧。

  众人换了一个地方,来到了汪兆惠的办公室。

  好的茶水端上来,醒醒酒先。

  虽说刚才都没有怎么喝酒,但两瓶五粮液,已经不算少了。

  喝过一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