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分歧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分歧

  虽无有寻到魏雍州刺史郭淮,然攻下上邽,吴懿亦颇为欣慰。

  被丞相诸葛亮指定为节制陈式等部、攻掠天水郡的主将,他自是知晓,上邽县对于此番兵出陇右的意义。

  是故,当大汉的旗帜,在上邽城池飘扬时,他瞬息间便有了“幸不辱命”的卸下重负之感。

  亦忍不住喜逐颜开,侧头目顾一人,而谓之。

  “上邽城内邸阁、武库不损而下,皆伯约所进‘四面楚歌’之功也!我定如实将此功禀于丞相,以嘉伯约所谋。”

  然也。

  四面楚歌之策,乃是姜维所谏。

  初,他被魏天水太守马遵所弃、冀县父老疑而不纳,无奈投降于大汉时,丞相正忙于赶赴街亭驻守。便以他熟悉天水郡情况,将之留在了吴懿军中,供参详军情。

  而吴懿率军攻打上邽月余,城池将破时,不想多造杀戮。便抱着试试的心理,问姜维可否有思,可让那城内士卒莫作无谓抵抗。

  姜维本乃冀县人,熟悉魏军士卒秉性,便有了瓦解军心的“楚歌”。

  效果斐然。

  作为雍州刺史驻地,上邽城内邸阁所存粮秣,以及武库所积军辎极多。

  今得之,于汉军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再夺下一县之地。

  《孙子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大汉北伐,本就苦于粮秣转运。

  哪怕是有了独轮车与铁索运粮,也要受限于从蜀地至陇右的数百里路途,中间所消耗的人力及物力。

  且又因积弱式微,而让军械亦然不丰。

  如此情况下,吴懿喜不自胜,声称为姜维请功亦是情理之中。

  “不敢当都督之言。”

  闻言,姜维连忙执礼,声音略带凄然,谓曰,“维本被弃之人,承蒙丞相不弃,容我苟活于世,已感铭五内。今都督不疑我,且不以维粗鄙愚钝,以大事问之,维已然难报见信之恩也,安敢居功。”

  言罢,不等吴懿出声,又再度说道,“再者,维所进之言,乃是不忍目睹,郡内乡里再多增孤儿寡母耳,非是图功劳耳。”

  “哈哈哈~~~~”

  吴懿听罢,不由舒怀大笑,连连颔首,“功成弗居,谦逊如伯约,可当此言也!”

  亦不等姜维再此作谦言,便摆了摆手,肃容而道,“此番攻城,所造杀戮颇重,此地黎庶亦难安抚。伯约乃冀县人,还望不辞劳苦,多与乡闾三老宗长等周旋,让黎庶早日安宁。”

  “诺!”

  再次拱手作礼,姜维恭声而应,“维必竭诚而行。”

  “善。”

  欣慰捋胡而笑,吴懿再叙了些闲话,便自归营地而去。

  天水郡战事已了,他自是要作表于丞相报喜,顺势问问是否需要率兵往右,将那陇西郡也占了。

  至于,此地的各部兵马,他也重新做了调整。

  除去堵住渭水河谷的吴班部,不可轻易妄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