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花间雨(4)_清宫之宛妃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再妄想,尘封了心在这深宫中平安终老,其实也未尝不是一种福气。只是日夕……唉,骤然恩宠太盛对她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她涉世未深又胸无城府,如何应付的来各种明争暗斗。

  虽说如今有福临的宠着,还有佟妃护着,可君王恩宠最是不能长久,谁知何日会逝,而佟妃不过是利用日夕分薄董鄂香澜的宠爱,等日夕没有利用价值或有能力威胁到她的时候,只怕她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日夕。

  至于福临……他是真的爱听真话吗?只怕未必吧,清如记起以前曾听阿玛无意中说起过的一件事。

  前年,也就是顺治十二年的时候,有一位在扬州任知府官员某日突然上奏朝廷,说是在有一块奇石从天而降,落在府衙院中,奇石上书十四个大字:“前重文后重武文凌武上乾坤得正!”

  顺治听后当即大怒,这不摆明了是在说明清二朝吗,明朝重文,清朝重武,至于后一句“文凌武上,乾坤得正”更是说清朝不如明朝,光复明朝方为正统。

  顺治认定这块奇石乃是上天在示警江南有人意图造反,当场派人到江南彻查此事,一旦发现有人写反清意图的诗句文章立刻抓起来严加查办。

  此令一下,无数文人遭到牵连,好好的诗词,就因为里面有明清二字,立马就成了催命符,轻则一家充军,重则杀头,一时间冤案无数。

  江南之地顿时人心惶惶,文风萎靡。

  据悉,当时落案的共有二百七十三人之多,是清朝入关后兴起的第一宗文字狱!

  当时有一位在京中任光禄寺卿的汉官,心有不忍,在早朝时请奏皇上网开一面,重新审理此事,并大胆指出所谓的奇石并不是什么天降警示,而是有人蓄意为之。索尼和朝中几位官员都认为他说的有理应重新查证,无奈顺治听不进劝谏,并将那位汉官罢官抄家,一夜之间他从一名从三品官员沦落为一介布衣,至于命还是靠别人才保下来的!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都没错,皇帝渴望听真话,却又最忌讳听真话,福临对日夕更多的是图一时新鲜,一旦有一天日夕的真话触怒到他,那么日夕的结局只怕要比那位汉官还凄凉上几分

  想及此弹琴的手不由有些僵硬,原本流畅的琴间立刻出现一丝凌乱,长长地叹了口气,她们几人中水吟稳重,日夕率真,月凌怯懦,只希望水吟能帮着多提点些日夕了,唉……

  远远的,有个宫女跑了过来,是月凌身边的阿琳,因为距离较远所以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不过月凌很快就走了过来,清如停下抚琴的手,仰首问她可是有事,果不其然月凌点头回道:“阿琳告诉我夕姐姐在我宫中等我回去呢,姐姐你不如也和我一起去吧,咱们姐妹也有些日子没聚了!”

  清如想了想摇头道:“还是下次再聚吧,我还想再多坐一会儿!”

  目送其离去,清如重新又起了调,普通的琴弦在她手下如有了生命一般,这些日子已和再有心痛的时候了,福临于她如前世遗梦……

  爱!但不会再傻到伸手触摸!

  琴音悠悠记下了她这些日子以来心境的转变,由浓转淡,由淡转逝,相信下一次再见到福临,她必能笑着请安,只是这笑……

  清如闭起了眼,专心弹着曲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闲着没事给它谱了曲,弹起来极是好听……

  全身心融入到曲子中的清如没发现地上多出来了一个人影,轻风拂面,扬柳微荡,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就这么静静地印在地上!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