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沸腾的纽约】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潮湿且阴冷。

  从远处的港口方向,传来阵阵悠长的汽笛声,远洋货轮进港的声音,冲破沉沉迷雾,唤醒了纽约的清晨。

  街面上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

  “热狗,好吃的洋葱香肠热狗。”

  “擦鞋了,擦鞋……”

  “卖报,卖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每曰新闻》卖报,卖报了……”

  街头的叫卖声从熙熙攘攘的有气无力的样子,渐渐的热闹起来,就像是一辆缓缓启动的列车,一眨眼的功夫,就飞快的转动起来。

  “先生,买一份报纸吧!”

  “今天有什么大新闻?”

  “纽约将建立住房基金会,让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一个温暖和干净房子……”

  “小子,你可不要忽悠我。”

  ……

  街头上一如往常的喧闹,上班的职员显然成为报纸的第一批消费群体。拿起报纸,脚步不停的走在街道上,眼神却时不时的对报纸瞄上一眼,突然有些人站住了,更多的人站住了。

  不少人甚至惊叹:“这怎么可能?”

  “保障住房?这是什么东西?”

  除了那些高收入人群,纽约的普通工薪阶层很多都无法买得起房子,原因很多,一方面,纽约的低价节节攀升,让很多有心改变居住环境的家庭望而却步。

  而另一方面,纽约市政建设还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住在郊区的人们,需要乘坐火车赶去上班,非常耗时,但靠近市区的房子,根本就不是这些人能够买得起的。还有汽车虽然成为流行的代步工具,但公路的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发现适合马车使用的道路,并不适合汽车开行。

  总之,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纽约房价处于高位运行,很难降下来。

  “从来没有一个竞选者,会在竞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甚至连竞选游行演说都未完成的时候,就为该地的居民给予恩惠。很难说是这个人太富有爱心,还是他拥有绝对的自信!他就是罗斯福,一个律师出身的政治新星。”

  ――来自《纽约时报》

  “……想要在纽约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年轻人们有福音了,想要在纽约安家的勤劳者也有福音了,想要在纽约谋求发展的职业技师也有福音了……罗斯福,这个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的纽约人,拒绝高价房,让所有勤劳的人们能都能拥有适合自己的房产。”

  ――来自《每曰新闻》

  ……

  在一片赞扬声中,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方《邮报》就尖锐的指出:“……一场拙劣的政治秀,年轻的政治家罗斯福面对老谋深算的内森,频出错招,甚至不惜用一场骗局来欺骗纽约市民。很难想象,如果让这样的人当选成为纽约州长,灾害将笼罩整个长岛海湾……”

  刺啦,当王学谦拉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