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0章 【选定谈判代表】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海总商会举办的会议,已经结束了。

  一次临时召集的会议,虽然空前盛况,但用一句剪短的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效果一般’的会议。

  实际上,如此匆忙的会议,想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会上提出的建议,其实就是在公共租界内经营,或者拥有产生的商会会员。

  这些条件,早在一个多月前,罢市开始之前,就已经成熟了。

  甚至有些地位颇高的商界大亨,通过渠道,向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提出过抗议,或者委婉的要求过。但无力例外,都被英国驻沪总领事杰弥逊爵士拒绝了。当然,增加华商的经营负担,可不是杰弥逊爵士自己想出来的。他也是接到了公使,乃至英国国内的授意,才提出了这么一个临时决定。

  当然,现在的情况是,英国驻华公使艾斯顿爵士也是焦头烂额,他怎么可能承认,是他让手下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举动呢?

  其实,英国在华的租界并不止上海的公共租界,英国在华拥有七处租界。虽然官方上说的是六处,其中上海英租界因为并入公共租界,而被忽略。其他包括,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六处租界。但是其他租界,要么是英国人势力的薄弱范围。要么是英国人都觉得没多大用处的地方,比方说镇江租界,除了每年耗费一些钱修几栋英伦风格的房子之外,对于英国人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地方。

  也就是上海,集中了整个民国工商业一半资本的重镇,才会对英国人提出的增加华商税收的反应如此强烈。

  要说杰弥逊爵士倒霉呢?

  英国驻华的其他几个临时区风平浪静,就他管辖的地方出事了。

  至于都逃到香港的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那是因为在广州出现了一个民族主义者。手中还掌握了为数不少的军队导致的结果。

  所以有媒体认为,造成上海时局动荡的杰弥逊爵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杰弥逊爵士也是一肚子委屈,他也是接受帝国的命令,才颁布了这些针对华商的政策。

  当然,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一直把民国当成英国最大的工业品倾销地,前几年一直忙着和德国人死磕,等到把德国人干趴下,这才回过神来发现。民国的商人都已经发展起来,企业办的有声有色,成为英国工业品倾销的最大障碍,能不针对华商设置障碍吗?

  不仅在上海,新加坡、香港,都有类似的法案出现。

  但是毕竟上海的地位不一样,作为排名在巴黎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城市。不仅仅是从人口上来排名,更是从经济和财富排名。这就说明,上海的资本界有多么雄厚了。

  英国人原本以为,民国会服服帖帖的让他们任意宰割,但要命的是。民国人仿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