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0章 脑子进水_魏晋干饭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态度强硬,谁若不从军法处置,谁要是做得不好,业绩不佳就降职。

  他们因为识字,进军队后就会被快速选为什长、队主等职,但若做不好,他们会直接被撸掉官职,从什长、队主成为一个大头兵。

  汲渊一开始都不理解赵含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大部分士兵只要有武力,会听命令配合就可以,并不需要认字识数。

  但赵家军几次出征,他们令行禁止,对百姓秋毫无犯,哪怕是饿死也不会抢夺百姓食物,凡赵家军打下的地方,都不需要他们怎么费力,只要插上军旗就可以接管地方。

  凡从赵家军中出去的命令都能够在地方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畅通,即便有些豪富之家不甘愿,想要阻拦政令通行,依附他们的平民百姓,他们的佃农,下人,甚至是部曲都会离他们而去,选择听赵家军的军令。

  汲渊这才明白,赵含章让全军学认字,识数,告诉他们是为和平,为天下百姓而战有多重要,那是在往他们心里放了一束火苗。

  随着他们的学习,以及赵含章的以身作则,这束火苗成了一团火,再经由他们散向他们能到达的地方。

  所以赵家军才能所向披靡,所以凡赵家军打下的地方才没有再叛乱。

  而杨锐,卢绍等先前不服气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努力的将此推广。

  而明明是一早跟着赵含章的李天和,却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曾越和秋武一开始也不懂,但他们胜在听话,凡赵含章下的命令,他们都用力的去完成,尽可能做得更好。

  做得多了,看到了结果,加之跟在赵含章身边听她和汲渊等人议事,一来二去才看明白一点。

  他们此时才惊觉,赵含章其实一开始在李天和身上寄于很大的希望,就如同赵驹一般,他也是一早被放出去的,可惜,李天和没有做到赵含章希望他做的。

  他在泌阳县虽然也剿匪练兵,却没有大的成效,让他给军队找教书先生,他却一连挤兑走了好几个先生,最后还是赵含章从西平赵家军中另外派了一个识字的副队主过去,他带的那支军队才开始系统的学习。

  便是如此,他带的那一支军队战斗意志还是比别人的弱一些。

  去年大捷,赵含章和汲渊等人商量给大家授官,曾越就站在旁边,提到李天和时,赵含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曾越的感受就更深了。

  他早就想和李天和谈一谈了,但俩人虽然都在洛阳,但李天和时不时就要领命出去剿匪和收拢流民,曾越则要跟在赵含章身边保护她,所以总是碰不上面,没想到他还没提醒对方,他就犯错了

  赵含章多爱余博士和沈郎中啊,不对,应该说,工部里的那些人她大多都爱,尤其是有工技的,她尤其爱。

  她不止一次的当众说过,“冬官利在民生,而科技的发展,利在千秋。”

  冬官即工部。

  又因傅庭涵是尚书令兼工部尚书,因此本在历代不太受重视的工部越来越受重视,连汲渊和明预都不敢轻视工部里的博士。

  一瘸一拐的李天和回到家,家里人着急忙慌的给他找大夫,还没来得及上药呢,回京述职的程达和魏右就叫上平义一起来看热闹,看到他趴在床上,顿时笑道:“你胆子好大,竟敢欺负沈如辉和余崈?还在皇宫里欺负,你不知道沈如辉和郎君关系匪浅,那余崈琢磨出了旱涝分耕法和沤肥新法,就这两年的时间,他都在邸报上被范颖和赵云欣夸了五回了。”

  “你不会以为那真是范颖和赵云欣自己要夸的吧?”程达道:“那一看就是女郎的意思,你竟敢当着女郎的面欺负她看重的人,脑子进水了?”

  晚安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