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5章 好感_魏晋干饭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们难道要和一群刺客比武功吗?”

  赵含章立即道:“阿娘,庭涵两日没回宫了,我也想去看看他。”

  王氏顿了一下,这才没再反对,只是有些抱怨,“你怎么总是给他出难题,到底是什么政务,还需要皇夫亲自去做,我上次见他黑眼圈都出来了,一问才知,他一天也就睡两个时辰,总是这样,身体可怎么熬得住?”

  赵含章想说自己最近也忙得只睡两个时辰,但她不敢说。

  既然要去洛水边上,干脆把谢向荣也带上,她对这位谢女郎也很有兴趣。

  谢父和谢母自然想跟着,曾越一口拒绝,但想了想,还是去问听荷。

  听荷则去问赵含章。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让他们跟着吧,也让他们看一看外面世界的女孩子们。”

  听荷笑着应下。

  赵含章经常出宫,洛阳的百姓都习惯了,并不会清街,只是曾越会让人护卫左右,在两边道路提前设防,还放了不少便衣侍卫,车队会很快就经过街道。

  谢父和谢母坐在马车中,马车跟在队伍后侧,俩人撩起帘子看向两边,除零星几个下跪磕头外,其余人都躬身站在两侧,目光炯炯的追着前面的马车走。

  谢父疑惑:“圣驾经过,百姓怎能不跪?”

  谢向荣道:“因陛下怜民,时常出宫查探民情,所以特许百姓见帝不跪。”

  甚至因为见皇帝不跪,现在百姓去衙门见官也不必下跪,新律法中将以下告上、妻告夫的杖刑和流刑也给取消了。

  谢母蹙眉看她,“你又是从哪儿知道的?是不是又趁着我们不注意跑到外面学堂去听课了?”

  谢向荣柔顺的道:“母亲,这些事邸报上都有写,父亲是学堂的老师,每日都有一张邸报。”

  谢父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对对,邸报上有写,我就说隐约间耳熟,就是想不起来,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

  谢母就不再说话。

  这边一家三口的对话很快传到前面王氏的马车里,她皱了皱眉,“这谢家夫妻比之北宫夫人差远了。”

  青姑笑着给她泡茶,将茶壶放在炉子上,有个固定的铁环,不仅炉子固定着,茶壶也是固定的。

  王氏小声嘀咕道:“谢女郎想去学堂听课,显然是个好学的孩子,她竟拦着不给去,要是二郎有这份上进心,我睡着了都能笑醒。”

  青姑笑道:“或许是因为谢女郎是女子吧。”

  “女子怎么了,我们家三娘说了,天下男女一半,女子顶半边天,三娘也是女子,她现在还是皇帝呢!”

  “是,是,娘娘也是女子,还是太后呢。”

  王氏瞬间笑得眼睛都不见了,即便半年过去了,她依旧沉浸在这份喜悦中不可自拔。

  哄王氏高兴了,青姑就撩开帘子吩咐宫人,“选几个机灵的去照看谢家夫妻,多和他们提一提范侍郎和陈侍郎。”

  宫人应下。

  王氏哼哼道:“是要好好教一教他们。”

  借着撩开的帘子,她看到二郎和北宫团圆骑马跟在赵含章后面,俩人也不知在聊什么,脸上都是笑容和兴奋。

  王氏心中欢喜,小声和青姑道:“我觉得这次多半能成。”

  盼赵二郎成亲,她可是盼了很多年,偏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急,倒显得她很急切似的。

  以前还有赵铭等人帮着一起催,可自三娘登基之后,赵铭他们也都不催二郎,看那意思,竟是二郎成不成亲都一样了。

  “大郎孝期结束,听说也在说亲了,我们家二郎得赶在他之前生下长房长子,这才能更顺理成章的继任族长。”

  青姑忍不住“哎呦”一声,“娘娘,您怎么还记着这事儿啊?”

  “这事我能记一辈子。”王氏道:“上蔡伯的爵位是不用抢了,但族长的位置只有一个,必须得是我们大房的人。”

  这两天又又又感冒了,所以今天只有一更,我争取明天正常更新,好了以后补上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