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砖头的用处_北宋穿越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方仲永借来的车马、仆人穷酸模样不同,那曾氏累世为官,还是有些排场的。此次曾巩赶赴抚州考试,家中安排画舫一艘,仆人、丫鬟若干。加之曾晔早已娶妻生子,于男女之事兴致甚浓,亦有侍妾随行。食宿也大都在画舫上,登岸也只是为了游玩而已。说是考试,旅游还差不多。

  晚饭后,方仲永与曾氏兄弟沿抚河缓行。虽是天色已晚,那渡口竟还是热闹非凡,寺庙前也是阵阵喧闹。真是好一派盛世景象!

  方仲永指着那太平景象,说道:“如此美景,两位兄长可有诗词咏之?”

  曾晔笑道:“诗词非我们兄弟所长。既然方贤弟说了,为兄就先抛一块砖,引一下你的玉如何?有了,且听:忙中偷得此身闲,杖策西风自往还。今日已偿云水债,春风得意下疏山。”

  曾巩打趣自己的哥哥道:“不知兄长何时忙碌了,竟还需要忙里偷闲,实在是小弟的罪过!”

  方仲永也笑道:“未知叔茂兄偿得什么债,还能偿出春风得意来,也是不易呀!”

  曾晔也不以为意:“先说了抛一块砖嘛。子固,快把你的玉拿出来。否则,定教你屁股开花。”其父在外为官多年,平时曾巩的学业多有曾晔督促。二人虽非一母同胞,感情却很是亲厚,且曾晔为人戏谑,是以曾巩并不怕他。

  曾巩朗声道:“这有何难!且听:素楹丹槛势凌空,一亩萧然四望通。幽事每寻佳客共,高情还与古人同。满山钟磬苍烟下,绕壑松篁晚照中。曾了功名须到此,长依荷芰向秋风。”

  方仲永正感叹“不擅诗词”的曾巩都能写出此等好诗来的时候,曾晔一巴掌拍在曾巩的脑袋上:“你个小屁孩,了得哪门子的功名。大哥我多半是读书不成了,正要你努力进取,好让父亲有些臂助,免得他老人家为难。万万不可学那所谓的高人雅士,动不动就隐居去了,于国于家毫无用处!”

  方仲永抚掌赞道:“叔茂兄所言甚是!子固当谨记才是。”

  曾巩生气了:“引用而已,至于如此吗?曹子建不还说,诗词小道也。”

  曾晔厉声斥道:“你是曹子建吗?人家才高八斗,你有几斗?大言不惭!”方仲永心道:令弟虽没有八斗,四五斗只怕还是有的。不像咱们俩,连半斗都没有呀!

  尽管比人家差了好几斗,该说的话还得说,方仲永正色道:“不知二位兄长以为,诗词为何物?”

  曾晔说:“诗以言志嘛!语出《尚书·舜典》。”曾巩怕挨揍,不敢再说“小道”了,附和着点头。

  “于治国有何用?”方老师循循善诱。

  “于治国有何用?”疑问变成了反问,意思就不同了。看来曾氏兄弟不是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没说出要用诗词治国平天下的蠢话。

  方仲永自说自话:“诗词于治国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