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路遇_北宋穿越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说后世曾有人做了个无聊的统计:选出你认为最伟大的古代诗人。

  屈原以最高票当选,理由很充分:其他伟大的诗人无不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诗词、典故要背诵,只有屈原给我们带来了假期。这个假期说的自然就是“端午节”了。

  据宋人《岁时杂记》记载,汴京人称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是开端之意;五与午通用,故称端午。这一天不仅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且是驱逐瘟神的节日。端午这一天,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老少幼皆有机会参加活动,如包粽子是妇女们之事;写端午贴词,是文人墨客们之事;挂占命缕又是少儿们的事;售卖节日物品,则是做生意的人的事……其习俗与后世基本相同。

  五月,天气骤热,百病丛生,古人称为“恶月”。因此挂张天师画像或钟馗画像于门上及悬插菖蒲、艾草等习俗,在北宋十分盛行。

  苏辙《学士院端午帖子·皇太妃阁》云:“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张天师就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人称天师,能够捉妖辟邪。古人早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端午节时采艾悬于门上以禳毒气。菖蒲挂在门楣上,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

  金溪临近正一教祖庭龙虎山,道教信众甚多。因那龙虎山道教正一派第二十五代天师张干曜端静寡言,笃志内修。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召其赴阙,问以冲举之事,对曰:“此非可以辅政教也,陛下能还纯返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希事冲举哉。”

  上嘉之,赐号。请蠲赋役,绍崇之。

  翻译过来就是,张干曜天师以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折服了仁宗皇帝。请求皇帝免除了龙虎山地区一段时间的赋税劳役,皇帝也恩准了,人们很是崇敬他。连带着张道陵天师的名望也跟着小小地上涨了一下。不过,皇帝也只是赐了个“澄素先生”称号,天师的称呼是民间的,官方是不予承认的。

  彼时,受天师道影响深远的龙虎山周围有个独特的端午节习俗。据南宋陈元靓编撰的《岁时广记》记载,“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张天师也算是客串了一把门神的活儿。

  方仲永与家人过了个愉快的端午节,就要启程前往洪州了。

  那金溪道洪州蜿蜒近千里(不是直线距离),仅靠步行,一个月的时间还是要的。即便有县丞大人的车马相送,加上“智能导航系统”忠叔和“老司机”李三,路上不曾耽误什么时间。到了洪州城外时,已是二十天过去了。

  一路之上,风餐露宿,人困马乏。

  好不容易看到了洪州城的影子,方仲永的心气一下子就泄掉了。

  所谓行百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