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拜访陶谦_三国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郯城,既是徐州刺史部治所,也是东海郡治所,作为徐州的经济政治中心,这座城池的规模格局,虽然比不上昔日的东都洛阳,但却比韩烈见过的大多数城池更坚固,也更繁华。

  陶谦虽然给人的形象是一副儒雅的文人气质,可实际上陶谦今时今日的地位,却多是他用军功挣来的,早年他曾跟随车骑将军皇甫嵩北伐过凉州叛乱,后又追随司空张温为参军,皆屡立战功。

  中平五年,青徐黄巾叛乱,徐州局势危如累卵之际,陶谦再次临危授命,担任徐州刺史一职,一到任他就力排众议,启用了泰山群寇的臧霸孙观等人,以武力一战而平定徐州黄巾。

  在平定黄巾之后,为了徐州安定,他随即又对泰山群寇进行了制裁,从而把为祸多年的泰山群寇的实力,压制在徐州北部的狭小地带,从而保证了徐州大部地区的安定繁荣。

  可以说陶谦这一系列的为政措施,都可以看出此人手段高明,头脑清醒,远远不是三国演义上所描述懦弱老实人的形象。

  接到韩烈在府门外投来的拜帖时,陶谦一愣道:“来的这么快,快请。”

  陶谦原本还以为韩烈会入驻利城之后,才会前来郯城拜见自己,却不想韩烈竟然比预想的来的早的多,这自是让他不由想起,前日接到密探消息。根据探子送回来的消息,陶谦已经知道韩烈在强行迁移莒南百姓去利城的消息,对于韩烈这么做他可以理解,但对于他不汇报的行为,他还是有些介怀的。

  虽然韩烈给的印象不错,但他却不想韩烈会成为第二个臧霸,如今臧霸屯兵开阳,对自己阳奉阴违,自己为了不引起徐州战火,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如果再来一个这样不听号令的人,那就与他的初衷不符了。

  他接受韩烈依附最大的原因,一来韩烈是名门子弟,可以说是自己人;二来韩烈勇猛而善于治军,正是他眼下最缺少的大将,三来嘛,自是他准备启用韩烈来对付臧霸,从而彻底徐州北部的隐患。

  但是若韩烈不安份,那他也只有舍弃不用,然后把这头猛虎关进笼子里,让其成为自己观赏物品了。

  “属下韩烈,拜见明公。”韩烈在门下督的引领下,一走进刺史府大堂,疾步上前,单膝跪地,作揖行大礼拜见道。

  “子扬来啦,赐座。”陶谦虽然已经六十岁,但身形魁梧的他,容貌方正,加上身处高位,身上早已经养出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炯炯有神的双目,给人一种老而弥坚之感。

  “谢明公赐座。”韩烈恭敬的作揖一拜,跪坐在席垫上,上身挺直,微微低头以示恭敬的作揖道:“属下此次前来,是特来向明公请罪的。”

  “哦,子扬初来咋到,何罪之有?”陶谦对于韩烈的这份恭敬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嘴角也不由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